English

脊髓脊柱中心

Menu

软骨肉瘤是常见的恶性骨肿瘤之一,发生于髓腔者为中心型,发生于骨膜者为骨膜型,另有少数可发生于软组织。肿瘤好发于四肢长骨与骨盆,也可见于椎骨、骶骨、锁骨、肩胛骨和足骨。本病分原发和继发两种,后者可由软骨瘤、骨软骨瘤恶变而来,这也是发病年龄较晚的原因之一。本病多见于成人,30岁以下少见,35岁以后发病率逐渐增高,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

(一)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不明。本瘤是从软骨细胞或间胚叶组织发生,并起源于躯体任何软骨内化骨的骨骼。Giovanni Tallini等学者研究发现软骨骨瘤患者常常会多一条7号染色体。GⅢ软骨骨瘤患者常有17p1的异常。提示CerbB-2癌基因异常表达,7号染色体的增多,17p1的改变可能与软骨肉瘤的发生有关。

(二)发病机制

1.软骨肉瘤发病原因不明,实验性病理认为软骨肉瘤与病毒感染有关,而边缘型软骨肉瘤与遗传因素有关。

2.大体病理 软骨肉瘤多数瘤体较大,一般肿瘤大直径均超过4cm,大的可达到20cm以上。有报道称有50%的软骨肉瘤大直径超过10cm。发生在髂骨、肩胛骨、肋骨等扁平或不规则骨上的软骨肉瘤,常常是肿瘤长到很大才出现临床症状,中央型软骨肉瘤常发生在长管状骨且常造成骨皮质破坏和侵入到软组织当中,这是它区别于内生软骨瘤的重要特点。周缘型软骨肉瘤外观上是一个大的骨外的结节状肿瘤,即便是侵入了软组织,常常也有较好的分界线。软骨帽盖的厚度及形状对诊断有帮助。在成人良性骨软骨瘤的软骨帽盖厚度常小于1cm,若软骨帽盖厚度大于1cm,可疑恶性;大于2cm则可肯定有恶性变。在儿童和青少年例外,他们的良性骨软骨瘤帽盖厚度可达2.5~3.0cm。除此之外,典型的良性骨软骨瘤的帽盖是均匀而光滑的,但在软骨肉瘤,则为不规则,粗糙或呈颗粒状。

大体标本切面中,肿瘤呈分叶状,灰白色或灰蓝色具有光泽的透明软骨。肿瘤的内容是坚实的,但在没有钙化的区域用力易于切开。在一些病例中可有出血,黏液样变及囊性变。中央型软骨肉瘤的髓内界限,单凭肉眼难以分清,因其边缘常常模糊不清,这一点与成骨肉瘤不同,后者的肿瘤大体范围常易确定。在分化较好的软骨肉瘤中,常有斑点状的黄至黄白色钙化灶。

3.显微镜检查 在软骨肉瘤当中,对高度恶性及分化差的软骨肉瘤诊断容易,而区分低度恶性及分化较好的软骨肉瘤与内生软骨瘤则很困难。有人提出,基于软骨肉瘤的肿瘤细胞数目、细胞分化程度、核分裂程度等组织学特点,可将软骨肉瘤分为4级(Ⅰ~Ⅳ),数字越小,表明肿瘤分化程度高,侵袭性小,据统计多数病例属于Ⅰ、Ⅱ级。

通常情况下,软骨肉瘤含丰富的圆形至卵圆形的有肥硕核的细胞,细胞核深染;有大量双核细胞、单核或多核的巨大肿瘤细胞。在高度恶性肿瘤中,这种细胞具有多形性,有时能见到有丝分裂,软骨肉瘤多由软骨小叶组成,这些小叶与通常在良性内生软骨瘤中所见的不同,没有编织骨或板层骨组成的周围边界。良性骨软骨瘤恶性变前后的组织学鉴别,主要根据细胞的排列,在软骨肉瘤中细胞排列杂乱无章,而在骨软骨瘤中软骨细胞呈颗粒状排列。

症状

患者早期感觉患处不适,几天或几周后出现肿胀及肿块,晚期可出现静脉曲张,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及充血发红。患者会感觉关节周围疼痛,初是间歇性疼痛,以后逐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疼痛,夜间更为明显,止痛药无效。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部分病人可发生关节积液,甚至会发生病理性骨折。

原发性软骨肉瘤以钝性疼痛为主,由间歇性逐渐转为持续性,邻近关节者可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局部可扪及肿块,无明显压痛,周围皮肤伴有红热现象。

继发性软骨肉瘤多见于30岁以上成年男性。好发于骨盆,其次为肩胛骨、股骨及肱骨。偶然发现肿块,病程缓慢、疼痛不明显,周围皮肤无红热现象,临近关节时可引起关节肿胀、活动受限,压迫神经则可引起放射性疼痛、麻木等。很难发现位于胸腔和骨盆的肿瘤,直至压迫内脏,产生相应症状才被发现。

检查

发生于髓腔的软骨肉瘤可出现斑片状、虫蚀状和囊状溶骨性破坏,发生于骨干髓腔者可呈大囊状骨破坏区,骨皮质内缘吸收,肿瘤生长较慢时,可使骨皮质变薄、膨胀,骨皮质被穿破时,可引起骨膜下新生骨,一般较轻,偶见皮质旁有针状骨。

瘤软骨钙化是基本且具有特征性的表现。当肿瘤局限于髓腔时,瘤软骨钙化较少,突破骨皮质向软组织内生长时,则很快出现软组织肿块,其中可见密度不等的钙化。继发于骨软骨瘤者,瘤软骨钙化多,密度不等。瘤软骨钙化呈环状、半环状、屑状以至点状。钙化是分化较好的瘤软骨细胞基质内钙盐沉积。已钙化的瘤软骨可被周围生长活跃的瘤细胞破坏,从而缩小或消失。骨软骨瘤恶变为软骨肉瘤时,常见骨旁有密度很高的分叶状钙化带,是原骨软骨瘤的钙化;恶变后的肿块中,其钙化少而分散,且模糊。

继发性软骨肉瘤可出现象牙质样瘤骨。发生于软骨瘤和软骨瘤恶变者,瘤骨位于原发肿瘤和恶变为软骨肉瘤的交界处。

当原发软骨肉瘤突破骨皮质后、继发于软骨瘤者、软骨肉瘤切除术后复发者均可形成巨大软组织肿块,其中可见数量不等、密度不同的瘤软骨钙化。

1、放射性核素扫描,可用于检查中央型及周缘型软骨肉瘤。在中央型成骨肉瘤中,病变部位总是有核浓集现象,而且核素聚集的范围不超过肿瘤的真正界限。因而采用放射性核素扫描对确定中央型软骨肉瘤的边界以及发现隐蔽的播散病灶非常可靠。在周缘型软骨肉瘤中,放射性核素扫描可以明确肿瘤的代谢活力。对一个骨软骨瘤来说,检查中如果没有放射性核素的核浓集现象,实际上可以除外骨软骨瘤的恶性转化的可能性。

2、CT检查,在中央型与周缘型软骨肉瘤中均有用途,可以了解肿瘤在骨内及软组织中的范围。如果肿瘤的软组织包块的生长是偏向一方,呈分叶状,则说明肿瘤是沿着阻力小的方向生长,可提示为低度恶性肿瘤。如果肿瘤的软组织包块向各个方向生长,而不受解剖界限的限制,则说明肿瘤是高度恶性的。在周缘型软骨肉瘤的帽盖的厚度,可以帮助分析原来存在的骨软骨瘤有无恶变。

3、显微镜检查,主要可见肿瘤组织系排列紊乱,大小不一的软骨细胞,和少数粘液样细胞,广泛散在于成软骨组织的基质中。部分软骨有不规则的钙化或骨化现象。同一肿瘤的不同部分,分化程度也不尽相同,需加以仔细检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