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视频

  •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CCTV-4《中华医药》

  •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CCTV10《走进科学》

相关文章

手麻胳膊不得劲竟是颈动脉狭窄惹的祸 幕后黑手很多人都会犯

2020-06-04 16:56 作者:三博脑科医院

本文转自:腾讯新闻

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经过手术,取出了4厘米长的斑块……

手麻 胳膊不得劲 ,没想到竟是颈动脉狭窄90%,而幕后黑手正是常年烟酒不离手。“没想到抽抽烟,喝喝酒竟然让我颈部血管狭窄了。”说起颈动脉狭窄的病况,老张至今还有点后怕……

58岁老张有30多年的烟龄和饮酒史,一天一包烟,一天一斤酒。近几年,他陆续患上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医生劝他戒烟少饮酒,他每次都不当一回事。最近一个月,老张总觉得有右胳膊不得劲,手麻,同时伴肢体无力,持续1分钟左右症状自行缓解。到当地医院检查发现,左侧颈动脉狭窄严重,狭窄达90%。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脑梗塞等风险。

为求进一步治疗,5月初,老张家人急忙将其送到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就医。

正常健康的颈动脉就如同其他健康的动脉一样,是光滑且富有弹性的血管,为血流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道。将手指放在下颌骨下面,双侧喉结的两侧,可以感受到颈动脉的搏动。颈动脉输送富含氧和营养成分的血液至大脑皮质以及其他的重要的脑结构,这些结构维持人体日常的功能。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外三病区副主任医师孙玉明介绍,人体脑部80%的供血是由两条颈动脉承担,所以一旦颈动脉出现狭窄,脑供血明显减少,而一旦颈动脉狭窄部位有斑块碎片脱落,斑块碎片就会顺血流堵塞脑血管。如果脱落斑块属于细小斑块,患者容易发生头晕目眩,一侧眼睛暂时性发黑,胳膊、腿发麻无力,言语不清,一侧肢体无力,持物不稳,口角歪斜等,但多数患者在24小时内可以恢复。但如果脱落的是颈动脉内壁较大斑块,就可能致使患者出现急性脑梗塞,引起永久性的偏瘫、偏身感觉、偏盲及语言功能障碍等。

斑块堵塞颈动脉形成的“定时炸弹”该如何拆除?综合考虑其年龄、自身身体条件及狭窄位置等条件,孙玉明主任为老张提出了显微镜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由于老张颈动脉狭窄段较长,在不损伤正常神经血管情况下、术野暴露异常困难,为此类手术中较为复杂的病例。术中,患者的血管被小心翼翼地分离,颈外动脉、颈内动脉等重要血管被依次阻断。最终,孙玉明主任把患者颈动脉内膜上可见的黄色斑块完整取出,并彻底清除了残留在内膜的碎片和斑块碎屑。“取出来的斑块大约有4厘米长!”

术中,手术团队还为老张采取了脑电监测等技术手段,使得手术过程更加安全,评估手段、监控手段更加齐全,也为手术医生术中的决策提供直接的证据。

1591260941126983.jpg

在脑梗塞患者中,颈动脉部位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因此,预防这种缺血性卒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 被认为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

在卒中患者中,颈动脉分叉部位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的缺血性卒中最为常见。因此,预防这种缺血性卒中,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去除斑块、治疗狭窄的最佳选择。孙玉明指出,“凡颈动脉有缺血症状且狭窄程度大于50%的患者,或无明显症状但狭窄程度大于70%的患者,以及经常症状发作的患者(说明颈动脉存在有不稳定的斑块),都适合采用这种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孙玉明主任提醒,一些高危人群应该关注是否存在颈动脉狭窄的问题,高危人群包括:年龄大于60岁以上的男性,有长期吸烟史、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人群;体检时发现颈动脉血管杂音等。这类人群应该定期体检,必要时为了预防中风发生应该遵循医生建议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

注意生活中5件事,会催化斑块

1.吸烟

吸烟的人,颈动脉更容易长斑块。据研究,吸烟者的斑块患病率为36%,明显高于不吸烟者的28%。

2.三高饮食

高盐饮食:会增大高血压的风险,高血压会加速血管硬化。

高糖饮食:可能引起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增加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高脂饮食:会让更多油脂沉积在血管壁上,诱发动脉硬化。就像厨房下水道中的油污,时间久了会导致下水道堵塞。

3.运动少

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管弹性。久坐不动自然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血管内垃圾堆积,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

4.喜欢熬夜

熬夜会打乱生物钟,使机体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从而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黏稠度增加。

5.酗酒

大量饮酒不但可导致脑血流量减少,还会损害肝脏,影响脂质代谢。(钱宇阳)


疾病科普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邮编:100093

京ICP备120255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3】 第12-21-3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