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
相关视频

了解疾病

科普视频

常见问答

媒体报道

疾病简介

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其总干和终支延伸在整个下肢背侧。总干位于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降至股骨背侧,分支至大腿背侧肌群。坐骨神经是股后群肌、小腿和足肌的运动神经,也是小腿和足的重要感觉神经。

坐骨神经的分支:1.关节支—从坐骨神经上部发出,抵达髋关节,从关节囊的后部穿入。2.肌支—在股上部发出,计有支配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和大收肌诸支。坐骨神经痛是指沿坐骨神经分布区域,以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足背外侧为主的放射性疼痛,坐骨神经是管理和支配下肢肌肉感觉和运动的神经,坐骨神经痛就是因为坐骨神经受到各种原因的压迫而引发,其症状以强烈疼痛为表现,给人造成极大痛苦。

症状表现

坐骨神经痛从整体来说,分为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又可分为根性疼痛和干性疼痛,根性疼痛多见于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肿瘤等,干性疼痛是因为坐骨神经干受到压迫所致。如妊娠、盆腔的肿瘤、梨状肌的综合征等都属于干性坐骨神经痛。

1.一般症状

(1)疼痛主要限于坐骨神经分布区,大腿后部、小腿后外侧和足部,疼痛剧烈的病人可呈特有的姿势;腰部屈曲、屈膝、脚尖着地。如病变位于神经根时,椎管内压力增加(咳嗽、用力)时疼痛加重。

(2)肌力减退的程度可因病因、病变部位、损害的程度不同差异很大,可有坐骨神经支配肌肉全部或部分力弱或瘫痪。

(3)可有或无坐骨切迹处坐骨神经干的压痛。

(4)有坐骨神经牵拉征,Lasegue征及其等位征阳性,此征的存在常与疼痛的严重程度相平行。局麻坐骨神经根或神经干此征可消失。

(5)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膝反射可因刺激而增高。

(6)可有坐骨神经支配区域的各种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包括外踝的振动觉减退,亦可有极轻的感觉障碍。

2.坐骨神经炎

常伴随各种类型的感染及全身性疾病发生,如上呼吸道感染。因坐骨神经较为浅表,受潮、受寒时易发生坐骨神经炎,全身性疾病发生坐骨神经炎时应注意有无胶原病及糖尿病等并发。

坐骨神经痛大多数为单侧,不伴有腰、背痛;疼痛一般为持续性,亦可为发作性,椎管压力增加时症状加重,亦可沿坐骨神经径路放射。坐骨神经干压痛明显,腓肠肌压痛存在;疼痛与肌无力多不平行,一般疼痛较重,而肌无力多不明显,急性期由于疼痛判断运动功能较为困难,可检出足下垂,腓肠肌、胫前肌萎缩;跟腱反射减低或消失,但跟腱反射亦可正常,膝反射正常,浅感觉障碍明显。

3.继发坐骨神经痛

(1)腰椎间盘突出 是坐骨神经痛最常见的原因,多发于腰4~5及腰5~骶1,约1/3病例有急性腰部外伤史,多数患者发生于20~40岁之间,临床特点是有数周、数月腰背痛,而后一侧下肢的坐骨神经痛。体检除具有坐骨神经痛的一般症状外,尚有腰背肌紧张,腰部活动受限,脊柱侧弯,病变部位的棘突压痛。

(2)腰椎骨性关节病 多见于40岁以上者,亚急性慢性起病,多有长期腰痛史,坐久站起困难,站久坐下困难,临床上可表现为一侧或两侧的坐骨神经痛及腰部的症状。

(3)腰骶椎先天畸形 腰椎骶化、骶椎腰化、隐性脊柱裂,后者除可表现有坐骨神经痛外,常有遗尿史,体检常有足畸形,腰骶部皮肤异常,如肛门后方的小凹、骶部中线上的小血管瘤,此常常客观而准确地指示椎板未愈合的部位。

(4)骶髂关节炎 常见为类风湿、结核性病变,在关节囊有渗出破坏时刺激腰4~5神经干,部分病人可有坐骨神经痛症状。

检查诊断

坐骨神经病多见于中老年男子,以单侧较多。起病急骤,首先感到下背部酸痛和腰部僵直感。或者在发病前数周,在走路和运动时,下肢有短暂的疼痛。以后逐步加重而发展为剧烈疼痛。疼痛由腰部、臀部或髋部开始,向下沿大腿后侧、腘窝、小腿外侧和足背扩散,在持续性疼痛的基础上有一阵阵加剧的烧灼样或者针刺样疼痛。那么如何确诊检查呢?   

1.影像学检查

具有重要地位,包括腰骶椎、骶髂关节X线片,脊柱MRI,脊髓造影加CT,除临床的盆腔物理诊断外可做盆腔的CT或MRI。

2.电生理检查

①椎旁肌的EMG可以协助鉴别根性坐骨神经痛及远端病变。②股二头肌短头的EMG可协助鉴别坐骨神经外侧与腓总神经病。③有骨盆或股骨骨折的病人难于进行常规体检,EMG可协助评价神经功能。④股神经及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F波可能有异常,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很难刺激到病变近端。

3.其他

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局麻药物注入梨状肌,如果疼痛缓解则有助于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断。

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

由于可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发病症较多,因此,坐骨神经痛的治疗最主要的是查明病因,积极处理原发病,对因治疗。

一般治疗

疼痛急性发作期时应卧床休息,床垫不宜太软,身体处于舒适的体位。尽量减少患肢活动,以减少病变组织张力及反应性水肿,其余肢体可适当活动,坐位或直立可佩戴腰围。不建议长期卧床休息,避免因长期卧床引起相关并发症出现。

某些情况不需要治疗,推荐通过以下步骤来缓解症状和减少炎症:适当蜷腿,可以减轻神经根的张力;较少或者避免久坐或者弯腰的动作,对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可能会有一定帮助。

药物治疗

由于现有临床证据的质量不高,很多药物治疗的效果还需进一步研究和观察。

镇痛类药物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对于缓解症状有一定的作用,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塞来昔布、美洛昔康等。若症状严重,必要时可加用非阿片类中枢性镇痛药。

营养神经药物

应用维生素B12、甲钴胺等,对于麻木等神经症状有一定的缓解。

封闭治疗

若坐骨神经痛由梨状肌综合征引起时,可考虑用利多卡因、曲安奈德等行封闭治疗。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可以加速缓解疼痛。但由于其全身应用不良反应大,除非疼痛严重或持续,否则不建议使用。

脱水类药物

如甘露醇等,可以一定程度减轻神经根水肿,需专科医师开具并于医院内使用。

手术治疗

查明引起坐骨神经痛的病因后,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椎管内肿瘤等,如符合手术指征,可进一步行手术治疗。

90%以上的坐骨神经痛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症经保守治疗无效(使用上述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症状持续6周以上,或在保守治疗期间出现了神经根支配肌群肌力下降、二便障碍等,有进行性加重趋势的,可考虑行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微创髓核摘除或节段的减压融合术。

小针刀治疗

根据穴位、痛点及条索状病变部位取进针点,沿神经、血管、肌纤维走行方向剥离,或者放血,通过直接剥离解除粘连,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特别对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疗效甚好。

推拿治疗

通过运用拿、点、按、理筋等手法活血、通络、止痛。通过对髋、膝关节的牵拉、旋转,充分松弛髋部周围肌肉,改善血液循环,松解肌肉韧带痉挛,据文献所述可一定程度减轻坐骨神经痛刺激,帮助达到治疗的目的。

预后

轻微的坐骨神经痛通常随时间和休息而消失。大多数坐骨神经痛患者(80%~90%)无需手术,经过保守治疗后症状可得到缓解。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状控制不佳,影响生活质量,需查明原发病,可能需要寻求手术治疗。

并发症

坐骨神经痛的并发症通常与原发病相关,需尽快在专科医生帮助下查明原发病。若原发病未得到及时治疗,则可出现相关的并发症。如椎间盘突出,可进展为椎间盘髓核脱出,严重时引起下肢运动障碍、感觉异常;或长期通过弯腰等改变体位寻求疼痛减轻,可导致脊柱侧弯。

点击展开
常见病因

引起坐骨神经痛的原因很多如腰椎间盘突出症、黄韧带钙化、椎小关节增生肥大等均可导致坐骨神经受压,导致疼痛,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和脚的外侧面的疼痛是坐骨神经的典型表现。

建议进一步检查后积极治疗,到医院做个腰椎CT检查,以明确病变性质,避免久坐及腰部后凸动作,避免过度劳累及剧烈运动,注意休息、可以平躺平板床,如果疼痛剧烈可以静点甘露醇以减轻神经根的水肿,急性期过后可以理疗按摩,注意站立行的姿势。

推荐专家
疾病科普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邮编:100093

京ICP备120255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3】 第12-21-3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