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CCTV-4《中华医药》

  •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CCTV10《走进科学》

相关文章

吴斌:精益求精 造福患者

2017-01-19 13:43 作者:王医生

——专访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七病区主任吴斌教授

文 / 本刊记者 李洪

谈起神经外科颅底手术,吴斌可谓如数家珍,每年他做过的各种复杂颅底肿瘤、颅咽管瘤、脑干肿瘤和颅内复杂动脉瘤搭桥等手术多达400多例。五月一个春日的下午,雨后湿润的空气,格外的清新,吴斌教授在香山脚下的三博脑科医院接受本刊记者的专访的。那天下午,他刚刚做完脑部胶质瘤手术,他朝办公椅上一靠,神情里显出几分疲惫。

吴斌的“神外”生涯始于80年代初期,他就读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导师。毕业后在北京天坛医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师从的“神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所长、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教授。

他在北京天坛医院从事神经外科工作期间,积极探索各种复杂颅底肿瘤、颅咽管瘤、脑干肿瘤和颅内复杂动脉瘤搭桥手术的治疗方案,采用乙状窦前—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基底巨大梭形动脉瘤了神经外科的。二十七年来亲手治愈患者近6000例,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和广泛认可。

《中国卫生产业》:请您介绍一下您近年来您在肿瘤治疗上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您目前的工作方向和重点,致力于做什么事?

吴斌:从医学院校毕业以后,一直从事临床手术治疗,每年做过的各种复杂颅底肿瘤、颅咽管瘤、脑干肿瘤和颅内复杂动脉瘤搭桥等手术达到400多例,可以说临床手术治疗经验丰富。近年来在三博脑科医院手术治疗期间,逐步总结出各种复杂颅底肿瘤及颅咽管瘤手术治疗经验,经过长期大量艰苦的临床探索,逐渐摸请了对此类公认的难治复杂疾病的治疗规律,规范了术式及围手术期的处理原则,总结出了一套可以遵行的成功经验。

由于颅底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神经血管密集、功能复杂重要、术野深在狭小,颅底肿瘤的手术治疗一直是神经外科界面临的巨大挑战。颅底肿瘤包括前、中、后和侧颅底的肿瘤,颅底的鼻腔、鼻窦、鼻咽部、咽旁间隙、翼腭窝、颞下窝、颞骨等部位的肿瘤均可向上侵及前、中、后和侧颅底,甚至累及颅内形成跨颅底的肿瘤。如何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能够大限度地切除肿瘤、从而有效的防止颅内与颅底重要结构的损伤,对于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神外”医生共同面对的课题。

目前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中,对于侵蚀全斜坡的巨大颅底肿瘤或椎——基底动脉巨大动脉瘤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界的难点,源于岩斜区巨大肿瘤的根治手术是当前颅底外科的又一大难点,而对于血管供血丰富,质地硬韧的肿瘤尤其困难。因为,手术不仅需在直视下控制岀血切除肿瘤本身,还需对位于岩斜区域的肿瘤基底进行彻底切除,否则即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以往对于累及鞍旁—岩骨—斜坡区域的肿瘤采用乙状窦前入路,对于累及中下斜坡—枕大孔区域,甚至已侵及颈1~2腹外侧的肿瘤采取远外侧入路。但是,当肿瘤侵犯更广泛累及整个斜坡及相关区域时,单一的乙状窦前或远外侧入路就不能在术中充分暴露肿瘤基底而做到全部切除。经过多年得临床摸索,在北京三博脑科医院首次在颅底手术治疗过程中采用乙状窦前——远外侧入路治疗椎基底巨大梭形动脉瘤。

远外侧——乙状窦前联合入路具有以下优点:1.能充分暴露脑神经和颅颈交界区。2.可保护Labbe‘S静脉。3.能提供多方位肿瘤切除途径。4.术中早期即可切断肿瘤基底的供血血管。因为“远外侧—乙状窦前联合入路”开颅复杂,但它在大限度的切除病变时,做到了对脑干、神经和血管的小牵拉,减少了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

我目前担任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七病区主任,在我的工作岗位上将一直致力于神经外科临床手术研究,以及复杂颅底手术、复杂脑血管手术和治疗和儿童肿瘤治疗。由我牵头组织的手术技术和显微外科学习班即将开班,希望把我的多年累积的手术经验与业内同行分享。

《中国卫生产业》:请您介绍一下儿童肿瘤发病情况和临床表现,如何做到早期发现儿童肿瘤?

吴斌: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而居第二位,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为5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约有7000名左右的新脑瘤患儿。

除了北京、广州、重庆有医院设立了小儿神经外科病房,全国90%的儿童医院根本没有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对于已经达到神经外科诊断和治疗国际水平的我国神经外科来说,小儿神经外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实在让人着急。更让人着急的是小儿脑瘤的误诊现象层出不穷,因为家长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不太了解,小儿对自己的痛苦表达不清,再加上小儿神经科医生太少,一般儿科医生对小儿脑瘤的症状也不太熟悉,很容易把脑瘤错当成其他躯体疾病来治疗,小儿脑瘤容易被误诊成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病四种疾病。

儿童脑瘤的临床表现有12种,呕吐、头痛、头颅增大、走路不稳、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也就是对眼或斗鸡眼)、眼歪口斜、颈部抵抗或斜颈、身材矮小或肥胖、多饮多尿、癫痫发作、性早熟、发烧。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类似这些症状,不能确定是何种疾病引起的,就应该上医院做CT、MRI检查,检查结果不仅能定出肿瘤的位置,同时还能判断出肿瘤的性质并确定治疗方案。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高峰年龄为5~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童脑瘤和成人脑瘤发生的部位相比,成人2/3以上发生在大脑,而小儿半数左右发生在小脑和脑干。

《中国卫生产业》:近年来,我国肿瘤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癌症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健康的头号杀手,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吴斌:一般而言,疾病的发生由内外两个因素导致,遗传就是内因,但是癌症的原因80%都是外在环境造成的,遗传因素属于偶发事件,而且真正意义上纯粹由遗传引发的癌症,在临床上基本上看不到。不可否认,确有一家之中有数人同时或先后得癌症,但这可能是他们的基因存在某种缺陷,对癌的易感性高一些。也有可能是一家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相同,容易共同受致癌因素的影响,因而比一般人患癌症的机会多一些,但不能据此推断癌症系典型的遗传性疾病。

对于外因,它不仅包括空气、土壤、水等自然环境,还包括许多复杂的社会人文环境。随着人们物质文化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生活模式都在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其实也在影响着癌症的发病率。

《中国卫生产业》:目前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情况下,当一个好的医生也很不容易,您觉得做一个好医生应该怎么做?

吴斌: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还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地传递医疗信息,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外科医生在病人进行手术、有创检查、输血、特殊治疗方案的实施等都需要与患者或者家属沟通,看似简单,一旦疏忽就可能造成医疗缺陷。打个比方,如一个晚期肿瘤的病人,传统的诊断结果是无法治、不治。而在今天,就是要根据病人的情况给予延长生命、减轻痛苦的治疗方案,重点给予心灵安慰,消除病人的恐慌,让他们得到亲人、社会、医务人员的关爱,而感到欣慰,可以说这种治疗比起其他的治疗更重要,更有意义。再比如,有些治疗过程,有痛苦、有危险(如手术、分娩等),我们医务人员多想到的是如何把刀开好,而很少去体会病人的顾虑、担心、害怕。手术、药物之外的治疗做得很少,没有多少医生去想想如何去安慰病人、消除病人的恐惧,研究病人的心理状态,针对性地去做思想工作。我们要对诊治的每个诊治环节去体验病人的感受,以“以人为本”的思想,去关爱病人。

所以要当一位好医生,首先要从医疗服务思维模式中转变出来,不仅要关心病人的病是否治好,更应该关心病人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感受。比如我们对一些疾病(如晚期肿瘤),治疗可能没有好手段,不能起死回生,但在治疗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倾注我们的关爱,让病人感受到医务人员的爱心。其次,好的医生要对病人负有高度负责的态度制定治疗方案,以精湛的医术给患者进行手术治

《中国卫生产业》:在您多年行医过程中,对自己影响大的一件事或人或一句话是什么?一个人成长重要的是什么?

吴斌:医学院校毕业后有幸同“神外”专家、时任北京天坛医院名长王忠诚教授在一起开展临床治疗与研究。王院长经常教导我们“病人是你好的老师”,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走过20多年的行医生涯。王院长是我在任北京天坛医院的同事也是我的老师,在我心中他亦师亦父,他博大的胸襟、过人的睿智、精湛的手术以及平和稳重的心态都一直影响着我。王院长时刻提醒着我“所有细微环节都会关系到手术的成败与患者的安全”。

岁月悠悠,一晃近20多年过去,吴斌也从当年的小青年熬成了如今的“三博神外一把刀”。近些年,他创办的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七病区开展了高难度的颅内肿瘤手术,以及儿童脑瘤管等手术,一些复杂颅底肿瘤、颅咽管瘤、脑干肿瘤和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手术患者在他这里通过手术死里逃生。他开展的“出血型Moyamoya病附60例临床分析”获得1995年届王忠诚医学奖励基金奖;“扩大前颅窝底入路切除巨大颅内外沟通肿瘤研究” 获得2002年1月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中药‘脑热清’制剂治疗脑外科术后发热研究”获得2004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及2004年3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登,吴斌教授始终贯彻“精益求精、造福患者”的行医宗旨,使他在“神外”领域的造诣日见益深,声名远播。

吴斌

专家简介

吴斌 男 1961年3月24日生于北京 1984年7月北京第二医学(现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本科毕业,学士学位,神经外科专业主 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为北京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外科主任神经外科七病区主任。

1967年12月—1978年7月在北京海淀区和平小学就读

1979年9月—1984年9月在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就读临床医学本科

1984年9月—2004年4月在北京天坛医院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

2004年5月至今在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七病区主任

1995年获得届王忠诚医学奖励基金奖(出血型Moyamoya病附60例临床分析),2002年1月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扩大前颅窝底入路切除巨大颅内外沟通肿瘤研究)。中药“脑热清”制剂治疗脑外科术后发热研究,分别获得2004年1月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及2004年3月北京市科学技术奖。

2004年6月取得华北煤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已有2人毕业1人在读。

2011年任三博脑科医院副院长,多年来积极参加中华医学会及中国医师协会等专业机构组织的各种学术交流、曾应邀在全国许多省市及各大医院进行讲学、工作指导及协助开展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手术治疗,广受好评,现已被多家医院聘为客座教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已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40余篇。现为中国医师进修杂志编委。


疾病科普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邮编:100093

京ICP备120255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3】 第12-21-3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