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CCTV-4《中华医药》

  •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CCTV10《走进科学》

相关文章

杨海峰:“精雕细琢”在 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2-01-13 13:21 作者:医助小雨

枕大孔区脑膜瘤由于其位置深在,并且毗邻重要的解剖结构,手术治疗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来讲是一个挑战。如果肿瘤完全位于枕大孔区腹侧,那么手术难度又明显增加;如何选择适当的空间进行肿瘤切除的操作并保护颅神经/颈髓延髓/延髓颈髓的供血动脉,对神经外科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近期完成的一个手术病例为例(2021年5月手术),阐述“精雕细琢”技术在枕大孔区腹侧脑膜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病情介绍

女性,69岁,以“四肢麻木/双下肢无力/颈部活动受限2月”入院。入院时神经系统查体:双下肢肌力IV级,颈部屈曲受限。入院时头部CT、MRI示Fig1.A-G为术前影像,H-N为术后影像。B:可见椎动脉偏向左侧;C-E可见肿瘤完全位于腹侧;G:可见腹侧基底;N:可见延髓上颈髓腹侧强化影。

2.png

枕大孔区腹侧肿瘤,脑膜瘤可能性大(Figure1)。性大)。入院院诊断:枕大孔区腹侧肿瘤(脑膜瘤可能性大)。

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策略

从影像学上考虑,肿瘤起源于下斜坡及上颈髓腹侧硬膜,完全位于腹侧;呈等T1等T2信号,均匀一致强化。侧方位于椎动脉入颅处,椎动脉向左侧偏斜,占位效应明显。手术入路:右远外侧开颅枕大孔区腹侧肿瘤切除术(Figure2,3)。

手术策略:开颅选择右侧远外侧开颅,磨除部分枕髁。辨认副神经,齿状韧带等结构。选择相对较宽的,血管神经相对较小的间隙;切除部分肿瘤,到达腹侧;离断基底血供,再分块切除肿瘤。核心的手术技巧就是“减容与离断基底”。(Figure3)。

手术体会

3.png

关于“诊断”

本例肿瘤术前根据影像学判断,肿瘤完全位于枕大孔区腹侧。如是神经鞘瘤,那可能起源于舌下神经或颈1/颈2腹侧神经根,多数会偏向于一侧;故术前考虑脑膜瘤可能性大。术中见肿瘤基底及血供来自于腹侧硬膜,故进一步证实为脑膜瘤。

关于“枕大孔区”的定位及范围

上下界:下斜坡到颈2水平;左右界:枕髁界面。

关于“齿状韧带”

在脊髓两侧,脊神经前、后根之间的软膜向外突出形成的三角形结构。尖端穿过蛛网膜附着于硬膜,有固定脊髓的作用。与远外侧入路相关的是第一齿状韧带。其背侧是副神经,其腹侧是椎动脉/舌下神经根。其形态可分为薄膜型,致密型,疏松型。本例属于致密型。

关于“侧别”

本例选择右侧远外侧入路其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右利手从右侧进更为顺手。第二点:术前影像学检查(Figure1:B,E)示双侧椎动脉向左侧偏斜,从右侧进损伤椎动脉的几率变小。

关于“分型”

枕大孔区脑膜瘤根据肿瘤与椎动脉的关系可分为椎动脉上型,椎动脉型,椎动脉下型。本例属于椎动脉下型腹侧枕大孔区脑膜瘤。其将椎动脉推挤向上,未包裹椎动脉。术中将肿瘤与椎动脉边界逐步分离。椎动脉下型肿瘤预后最好。

关于“精雕细琢”

“精雕细琢”在本次手术中有2层含义:1)切除肿瘤过程中的减容与处理基底交替进行的把控;减容过快,可能出现出血过多;处理基底过快,可能在牵拉肿瘤过程中对延髓及上颈髓牵扯过多。

2)对肿瘤周围颈1神经/副神经/延髓上颈髓腹侧面的处理要“精雕细琢”。

关于“伤口愈合”

后颅窝开颅手术可能出现脑脊液漏,皮下积液,伤口愈合不良等情况。其预防措施可体现在两个阶段。第一:开颅阶段,预留筋膜部分肌肉条,准备关颅缝合用。同时,手术的显露是按需显露,显露出寰枕交界区域即可,外侧不需无用暴露。第二:关颅阶段,肌肉缝合的基本功,两层之间不留间隙,并充分利用筋膜肌肉条,钛网钛片等结构固定肌肉。

术后状态

患者术后呼吸循环功能正常,吞咽功能正常,耸肩正常。轻度右侧伸舌右偏,咳嗽力略弱。术后给予胃管鼻饲。1周后可在他人搀扶下下地行走。逐步经口进食。术后1周头部MRI示:肿瘤近全切除(Figure1:N),可见肿瘤背侧,延髓腹侧线状强化影。此处不勉强分离此层包膜。非常重要,避免出现高位截瘫等灾难性后果(相似病例出现过类似情况)。

病理示:纤维型脑膜瘤I级。

疾病科普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邮编:100093

京ICP备120255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3】 第12-21-3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