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 椎管内囊肿病例:藏在脊柱中的恶魔

    CCTV-4《中华医药》

  • 突出的肿瘤-脑膜瘤

    CCTV10《走进科学》

相关文章

“海陆空”立体作战,安全、有效、经济的治疗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

2018-07-12 09:57 作者:王大夫

邢女士今年58岁,高血压多年而且治疗不规律。头痛病史有30多年了,近一周明显加重。去医院检查,被怀疑脊索瘤,幸亏医生"火眼金睛",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怀疑动脉瘤,这不,DSA检查一看,果然是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巨大夹层动脉瘤。

磁共振检查T1像可见右侧海绵窦区域占位

1.jpg

矢状位Flair像可见斜坡混杂高信号,一度被怀疑"脊索瘤"!

2.jpg

但这张图可没有逃过医生的火眼金睛,可疑流空影,于是就要做血管检查了!

3.jpg

造影便发现是右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的夹层动脉瘤了!动脉瘤不规则,结合磁共振检查我们断定动脉瘤是伴有血栓形成的,造影显示的只是它的"芯"。这种动脉瘤会经常发生形态变化,还会不断象"洋葱皮样"生长,可以形成压迫症状(如头疼、面部麻木、眼球运动困难、眼睑下垂等),也可以造成脑梗死。这种情况必须积极治疗。

4.jpg
5.jpg

治疗分为手术治疗(搭桥+载瘤动脉夹闭)和介入治疗。手术由于解剖部位的原因创伤大;介入治疗有三种选择:1.血流导向装置(常被称为密网支架,可以结合少量弹簧圈填塞);2.覆膜支架(直接动脉瘤隔绝,同时管腔重建);3.常规支架辅助弹簧圈填塞。三种选择可谓各有利弊。

第1、2可以作为治疗,第3种毕竟复发率高,而且要求达到一定的瘤内填塞程度不利于占位效应的解除。但医生治病不得不还要考虑患者经济承担能力!患者只能凑20万。后与患者沟通后决定选择第2种方法:覆膜支架隔绝术,以期得到好的即刻效果并争取不再复发。

这就需要认真分析一下病变了。从下面图中箭头所指可见,载瘤动脉受累还是比较长的,除了瘤开口,在近端的一部分管腔并不规则,必须进行重建才能保证远期疗效。但长的覆膜支架(Willis)才16mm,仅能刚刚覆盖瘤口,要是两个Willis接一下就好了,但是患者经济条件有限,如何在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争取的结果?术者在拼命开动脑筋.......

6.jpg
7.jpg

我们先在瘤内放置一根微导管,以备支架不能完全封闭时用弹簧圈疏松填塞来补救,这是打开支架的情况。结果怎样呢?

8.jpg

果然是还有侧漏!也许是微导管撑着支架的原因吧?但微导管可不能轻易撤出,一旦撤出便无法再进去的!

9.jpg

那就来两个长的圈(越长越省钱),两个圈加起来90cm!撤回微导管再扩张支架以充分贴壁,效果如何呢?

10.jpg

造影晚期动脉瘤内还有少许充盈造影剂,不过对于海绵窦段动脉瘤问题应该不大了!那可以结束了吗?我们需要仔细看看载瘤动脉的。

11.jpg

大家观察一下,瘤口的近侧部分和支架近端,还不规则的,会不会远期复发?会不会过度修复造成支架头端狭窄?要想踏踏实实,还是想办法将管腔更长段的重建!

12.jpg

于是,在Willis支架内成功套入一个Lvis自膨的编织支架,两端跨过管腔不规则部分,并反复"按摩"确认支架展开充分贴壁良好。这时候再造影看:两个角度均显示动脉瘤完全不显影,管腔规则!



这时候,所有医护人员心里踏实了!合计一下:没超过20万,告诉家属即刻结果,均激动不已!

小结一下了:临床上经常会遇到一些疾病本身复杂又加上条件所限的困难情况,术者当开动脑筋,在现有的方法材料中优化综合,去解决问题。要有"立体作战"的本领。

疾病科普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

咨询预约电话:010-62856916 / 010-62856918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

邮编:100093

京ICP备12025547号-2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京)医广【2023】 第12-21-32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