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相关文章
-
【临床试验招募】IDH1突变型脑胶质瘤药物治疗临床试验患者招募
一项在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型脑胶质瘤患者中评价 safusidenib erbumine 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II 期、多中心临床研2025-11-05
-
受试者招募:评价脑磁图系统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项目信息 脑磁图是一种能够完全无侵入测 量大脑神经功能活动产生磁场信号的 前沿医学诊断技术。 目前,首都医科2023-10-13
-
【临床试验招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成人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研究
【临床试验招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成人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研究 摘要:优化后的PD-1单抗联合贝伐2021-06-17
-
临床试验招募—复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
尊敬的患者朋友: 您好! “新型溶瘤病毒Ad-TD-nsIL12治疗复发胶质母细胞瘤临床研究”由中国科技部支持,属于国家重点2021-02-18
-
受试者招募
尊敬的患者及患者家属: 您好! 本院正在进行“前瞻性、多中心、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弹簧圈系统在颅内动2020-05-18
【临床试验招募】重组人 nsIL12 溶瘤腺病毒注射液(BioTTT001)治疗复发/进展性高级别胶质瘤
2025-11-05 16:23 作者:三博脑科
科室:神外二。
主要研究者:张宏伟。
三博脑科医院-重组人nsIL12溶瘤腺病毒注射液(BioTTT001)治疗复发/进展性高级别胶质瘤。
溶瘤病毒疗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的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之一,溶瘤病毒可通过感染肿瘤细胞,在肿瘤细胞中复制继而杀伤肿瘤细胞,并刺激人体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抑制肿瘤进展。本项研究采用的溶瘤病毒(Ad-TD-nsIL12,产品号:BioTTT001)是***的第三代溶瘤病毒,2019 年获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课题编号: 2019YFC1316104),在前期的 IIT 研究中,部分患者展现出了惊人的临床效果,现在开展正式的注册临床试验(注册号:CTR20244638)。研究目的是为了评价 BioTTT001 治疗复发/进展性高级别脑胶质瘤患 者的***性、耐受性,确定剂量限制性毒性( DLT )和最大耐授剂量( MTD )和/或 II 期推荐剂量(RP2D)。我们将通过 OMMAYA 囊向受试者瘤内多次注射 BioTTT001,目前正在招募受试者!入组患者***治疗!
研究类型:Ib/II 期临床研究
研究设计:单臂、开放、剂量递增和剂量扩展入组人数:Ib 期剂量递增研究 计划 12-18 人 II 期剂量扩展研究 计划 10-30 人。
签署知情同意书之日起 18-70 周岁(含临界值)男、女均可;
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符合 2021 版世界卫生组织(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接受过标准治疗后复发/进展的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
KPS 评分≥60 分,预测生存期≥3 个月;
经研究者判断适合放置 Ommaya 囊,具备给药条件;
有生育潜力的受试者及伴侣愿意在研究过程中主动避孕;
器官功能良好,定义如下:
血常规(14 天内未接受过输血等治疗):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109 /L,血小板计数≥100×109 /L,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计数≥3.0×109 /L;
凝血功能:凝血活酶时间(APTT)≤1.5 倍正常值上限(ULN),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 倍 ULN;
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1.5 倍 ULN,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3 倍 ULN;
肾功能: 血清肌酐≤ 1.5 倍 ULN , 或肌酐清除率≥ 50 mL/min。
在首次给药前 4 周内接受过放疗、化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抗肿瘤药物治疗;接受过主要脏器外科手术或出现过显著外伤,或需要在研究期间接受择期手术;
既往有细胞治疗、基因治疗、溶瘤病毒治疗史者;
存在需要静脉全身治疗的活动性感染或不可控感染者,或在筛选期间、首次给药前发生原因不明发热>38.5℃;
伴有严重出凝血障碍或其他明显出血风险证据;消化道出血病史;近 6 个月内任何其他≥ CTCAE 2 级出血事件;
免疫缺陷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活动性乙型或丙型肝炎患者或 HIV 阳性患者;
经研究者判断控制不佳的高血压(规范治疗仍然未受控制的动脉高血压:收缩压≥160mmHg 和/或舒张压≥100mmHg);
既往接受免疫治疗并出现 irAE 等级评价≥3 级;
颅内存在两个及以上的病灶,或有颅外转移者;
患有脑干、小脑、后颅窝或脊髓有肿瘤性病变,软脑膜疾病者,患有弥漫性室管膜下和蛛网膜下腔疾病者,头颅 MRI 提示手术后瘤腔与脑室相通者,有脑炎、多发性硬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史者,患有脑疝综合征者;
怀孕和/或哺乳的女性;
研究者认为受试者存在其它严重的系统性疾病或其他原因而不适合参加本临床研究。
参加本课题研究,患者有可能获得总体生存期延长、无进展生存期延长和生活质量提高。但是不保证一定能从治疗中受益,患者也可能由于治疗无效或其他一些潜在的疾病而出现病情恶化。患者将通过本项研究更加明确自身疾病情况,以便进行个性化治疗和各项护理与支持。
病例一

女性,52 岁,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手术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1 年后肿瘤复发(如图 1 箭头所示)。遂于我院行立体定向活检+溶瘤病毒治疗术,术后病情稳定,3 个月后复查颅脑 MRI,显示注射溶瘤病毒处肿瘤基本消失(如图 2 箭头所示)。
病例二

男性,48 岁,胶质母细胞瘤患者(WHO IV 级),于我院行立体定向活检+溶瘤病毒治疗术,三个月共接受 4 次溶瘤病毒治疗,14 个月后复查颅脑 MRI,显示注射溶瘤病毒处肿瘤完全消失(如图箭头所示)o
病例三

女性,42 岁,弥漫中线胶质瘤(WHO IV 级)患者,手术联合术后同步放化疗,1 年半后肿瘤复发(如图 1 箭头所示)。遂于我院行立体定向活检+溶瘤病毒治疗术,术后病情稳定,一个月后复查颅脑 MRI,显示注射溶瘤病毒处肿瘤部分消失(如图 2 箭头所示)。
病例四

男性,55 岁,继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WHO IV 级),于我院行立体定向活检+溶瘤病毒治疗术,术后病情稳定,三个月后复查颅脑MRI,显示注射溶瘤病毒处肿瘤基本消失(如图 2 箭头所示)。
病例五

男性,54 岁,胶质母细胞瘤患者(WHO IV 级),于我院行立体定向活检+溶瘤病毒治疗术,术后病情稳定,三个月后复查颅脑 MRI,显示注射溶瘤病毒处肿瘤部分消失(如图 2 箭头所示)。
联系人:宁威海医生
电 话:13161256767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一棵松50号,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
点此报名>>


张宏伟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垂体瘤临床诊疗与研究中心副主任 首都医科大学第十一临床医学院 副院长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微侵袭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神经外科分会委员 中国垂体瘤协作组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编委 张宏伟教授是国内著名颅底外科专家,多年来主要从事颅底肿瘤、脑肿瘤的临床治疗,特别是近些年熟练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 内镜技术(双镜技术)在复杂颅底肿瘤、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巨大听神经瘤及松果体区肿瘤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年均完成各种高难度颅底手术近 600 台。2014 年入选“中国名医百强榜”。主持科技部、卫生部、北京市科委、北京市教委重点项目等课题 6 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关于“脑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和老年人多病共患子课题 2 项。近五年发表高水平SCI 论文 32 篇,累计影响因子 181.6,单篇最高 17.4 。出版专著一部:《鞍区病变影像诊断与治疗策略》(人民卫生出版社)。 主要研究方向:颅底肿瘤的临床治疗与基础研究;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与基础研究。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 副院长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5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