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相关文章
-
颅内外动脉高流量搭桥+动脉瘤切除或孤立术,治疗巨大动脉瘤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径2.5厘米以上的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其临床表现多数为占位症状,出血率较小型动脉瘤2016-12-22
-
冬季脑血管病高发,简单三招帮你识别“致命杀手”!
近年来脑血管病呈现发病率增加、发病愈趋低龄的趋势,慢性病中的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疾病致死的死亡原因。冬天2016-11-14
-
秋季必知的脑血管病知识
如果能在早期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完全可以降低。目前,普遍认为脑血管病的患病因素主要有高血2016-09-13
-
脑血管病的六大高危因素你有吗?
脑血管病是一组由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持久的局部脑损害,同时或单独有一支或多支脑血管的基础病变的疾病。2016-09-06
-
辨别脑血管病发生前的五大症状
怎样辨别发生脑血管病的信号?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专家告诉你。 由于脑血管病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大、致残2016-09-06
脑缺血性卒中,是导致中老年残疾的祸首
2012-05-30 11:12 作者:秩名
在脑血管意外中,缺血性卒中占大部分(80%以上),包括大面积梗死和腔隙性梗死。在这些梗死发生前,经常有一些先兆,称为小卒中,即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英文缩写TIA,指脑缺血症状如瘫痪、感觉障碍、失语、跌倒发作、眩晕、呕吐等,一般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正常。缺血的原因包括栓塞和血栓形成,栓子可能来自心脏、颅外供血动脉等,而血压的降低也可能导致本来已经高度狭窄的血管突然闭塞。
人脑的血管供应主要来自双侧的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前者供应大脑的前三分之二,后者供应后三分之一和小脑脑干。人脑血管的代偿能力很强,只有血管狭窄到相当程度(70%以上)才会导致缺血甚至梗塞(坏死),而且逐渐狭窄的血管还会被其他血管通过形成侧支吻合血管而代偿,颅外的颈外动脉通过吻合支也会向颅内供血。但每个人脑血管的发育情况不同,代偿能力也不同。
当代偿不足或突然血管闭塞时就会导致不可逆的脑梗死发生,重要血管的梗塞就会产生神经功能障碍,如偏瘫、语言障碍、感觉障碍、面瘫等。而目前神经细胞的梗死还没有好的方法使其再生,因此这种梗死是不可逆的、无法恢复的。
脑血管病重在预防,防止脑梗死的发生。在有TIA发作时,要及时进行脑血管方面的检查,包括各个供血动脉,如颈动脉、椎动脉等。颈动脉系统的TIA症状主要是突发肢体或面部无力、麻木、语言障碍、突然单眼失明,多数不超过半小时,24小时内完全恢复,而椎基底动脉系统主要是眩晕、呕吐、跌倒发作等。出现此类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脑血管的检查包括超声、CT血管成像、核磁血管成像、脑血管造影等。检查包括颈部的大动脉和颅内大动脉。脑血管造影是终的诊断手段。
如果检查证实有动脉狭窄,造成脑缺血并有症状,则需要进行治疗。一般是控制血压、减低血脂,如有糖尿病要控制血糖。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某些病人可能还要服用抗血凝药物。
如果内科治疗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可能就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包括血管内介入和外科手术治疗。介入治疗、疗效满意,但费用较高、血管内支架有一定危险,尤其是颅内支架治疗,可能会发生再狭窄。外科治疗包括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部的颈动脉狭窄。颅内的血管狭窄就得进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适用于颈动脉高度狭窄或有频繁TIA发作的病人。手术采用颈部切口,切开动脉壁,切除增生的颈动脉内膜,再重新缝合颈动脉。手术简单易行,时间短,疗效好,是颈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一般情况较好、无全麻手术禁忌症的病人适用。对于预防颈动脉系统发生脑梗死和改善全脑的血供有明显效果。对于年龄大、狭窄阶段较高不能手术的病人,支架治疗疗效也很满意。
颅内大动脉狭窄闭塞,频繁脑缺血发作的病人,可以进行各种颅内外血管搭桥手术。手术需要开颅进行,将颅外的动脉如颈外动脉、枕动脉等通过选取的桡动脉和大隐静脉等搭桥血管和颅内的血管相连,吻合,以改善颅内大血管的血供,有效减少大血管缺血的发生。另外一些烟雾病的患者也可等到改善。但对于高血压动脉硬化等造成的深部小动脉闭塞所导致的腔隙性脑梗死,效果不佳。手术有一定的风险,但如果适应症选择恰当,也可获得满意疗效。
尽管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已经有了很大的进展,但脑血管病的根源主要是动脉的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因此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改善生活方式,调整饮食结构,适当服用他汀类降血脂类药物,才能降低其发病率,减少致残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