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相关文章
-
冬季脑血管病高发,简单三招帮你识别“致命杀手”!
近年来脑血管病呈现发病率增加、发病愈趋低龄的趋势,慢性病中的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疾病致死的死亡原因。冬天2016-11-14
-
如何防治脑血管性头痛,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专家详解
其头痛的机理主要是出缺血、缺氧后脑血管代偿件扩张,或因脑坏死后造成脑水肿、软化啊引起颅压增高性头痛2014-03-19
-
脑血管病人的冬季饮食
冬季是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所以预防脑血管疾病刻不容缓。饮食上预防脑血管疾病可以吃鱼、含精氨酸的食物、含2013-09-23
-
冬季老年人如何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2013-09-23
-
天热如何提防脑血管病复发
随着气温的居高不下,医院里接待的心脑血管病人也逐渐增多,特别是一些老病号,对于气温的变化尤为敏感。 首都2012-07-26
冬季老年人如何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
2012-07-26 11:10 作者:北京三博脑科医院
脑血管病是指脑部动脉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发生病变,从而引起颅内血液循环障碍,脑组织受损的一组疾病。临床上常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或伴有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和偏瘫为主要表现。中医学称为‘中风’或‘卒中’,也是人们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和俗称。因这类疾病起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变化迅速、像自然界的风一样“善行数变”、“变化莫测”,古代医家类比而名为“中风”。因其发病突然,亦称为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
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冷空气侵袭的日子里,由于气温骤变,应当特别注意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原因是,在气温突降时,老年人的活动大多会有所减少,使体内血流速度迅速减慢,再加上原有的脑血管粥样硬化,血液粘稠度高等原因,易促进血栓形成而使脑血管部分阻塞,从而引起口眼歪斜,语言障碍及肢体功能不全等症状。
另外,老年人的抵抗力大多较一般人为弱,气温突变常易引起感冒、腹泻等病症,而使机体疲劳、心脏功能减低,全身血容量减少还会直接影响血流速度及血液粘稠度。
综上所述,在寒潮来临之时,老年人除了应注意保暖之外,尚须维持正常而有规律的生活,切不可因寒冷而贪眠,并好在室内做些体育活动。若患点小病,也要积极治疗,以免因此而酿成大病。
那么在冬季,脑血管病患者应怎样注意生活中的保健和饮食营养呢?
首先,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可靠用药,这是预防疾病发作的关键,可靠的治疗药物应包括: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活血化瘀芳香开窍双效类中药等。病人一定要定期复诊,随时关注病情的变化;
另外,要注意生活中的自我调节,其中包括:
1.生活规律,注意保暖
不要过早晨练,好在早饭后9—10点阳光充足时再锻炼,多晒晒太阳可促进钙质合成和吸收,在外出活动时要注意添加衣服,尤其要重视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同时要保持大小便畅通,避免情绪大起大落;
2.慢起床
应在清晨醒后养神5分钟再起床活动。因为清晨人体的血管应变力差,骤然活动易引发脑血管疾病。脑血管病病人醒后须在床上躺一会儿再起床,避免脑血栓发作。冬季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原因都与血压的骤然波动有关,保持血压平稳是关键;
3.适量运动
要根据身心情况锻炼身体,每天有氧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注意不要选择爬山、跑步、打球等激烈运动项目。一般每周不少于3次,每次20—40分钟,运动量以不感疲劳为宜,且不伴有头晕头痛疲劳等,自我感觉良好为宜。比如:散步,慢跑,游泳。
4.合理营养
营养要粗细搭配,荤素搭配,不要过饱或过饥。
5.适当进补
按照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冬季是精气匿藏的时节,此时由于气候寒冷,人体对能量与营养的要求较高,而且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相对较强,适当进补不仅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可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可行合理的食补或者药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