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报道
相关文章
-
颅内外动脉高流量搭桥+动脉瘤切除或孤立术,治疗巨大动脉瘤
颅内巨大动脉瘤是指径2.5厘米以上的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5%。其临床表现多数为占位症状,出血率较小型动脉瘤2016-12-22
-
冬季脑血管病高发,简单三招帮你识别“致命杀手”!
近年来脑血管病呈现发病率增加、发病愈趋低龄的趋势,慢性病中的脑血管病已成为中国疾病致死的死亡原因。冬天2016-11-14
-
秋季必知的脑血管病知识
如果能在早期积极控制危险因素,脑血管病发生风险完全可以降低。目前,普遍认为脑血管病的患病因素主要有高血2016-09-13
-
脑血管病的六大高危因素你有吗?
脑血管病是一组由缺血或出血引起的短暂或持久的局部脑损害,同时或单独有一支或多支脑血管的基础病变的疾病。2016-09-06
-
辨别脑血管病发生前的五大症状
怎样辨别发生脑血管病的信号?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专家告诉你。 由于脑血管病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大、致残2016-09-06
脑血管病防治中的误区
2013-09-23 17:03 作者:三博管理员
脑血管病是当今危害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患病率高达1.788%,是我国人口致死的第二位原因。如果治疗及时得当,可以大限度减少脑血管疾病的危害。目前的脑血管治疗中,主要有以下误区
误区一:等等看,丧失了良机
对策:早就医,争取佳治疗时机
脑卒中多为急性发病,主要表现是突然意识不清、肢体麻眜、甚至昏迷。研究表明:脑缺血发病后初的6小时是治疗的佳时机。脑内神经细胞缺血时间超过6小时时,就不可能完全恢复,甚至会出现再灌流损伤,这是脑卒中不能完全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若6小时内到医院就诊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患者可能完全恢复正常。因此应树立“时间就是大脑”的概念。
误区二:用药不合理,导致医源性疾病
对策:治疗个体化,合理用药
有关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很多,有人不做任何检查,就用上了作用很强的溶栓药,用药期间也不做监测。正确的方法是:及时到正规有脑血管病治疗的专业的医院就诊。及时行颅脑CT,根据血压、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血管超声等检查结果,找出病因,选择佳治疗方案。以防误诊误治。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冠心病患者在用扩血管药和降压药的时候发生脑血栓,这是因为病人长期高血压,脑血管已经硬化,阻力比较大。即使血压仍在正常范围(如100/70mmHg),也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这类病人用药时,应注意是否有头痛、头晕和血压的变化。
误区三:重药物轻康复
对策:早期康复治疗
目前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输液、肌注加口服,多种药物同时应用,一个疗程接一个疗程。可是不少病人还是遗留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上肢屈曲挛缩,下肢僵硬、走路画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国家“九五”重大科研课题“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研究”表明,脑血管病早期采用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以防止病理性运动模式的出现,恢复正常人的运动功能,提高和生活质量。脑卒中病人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
误区四:重治疗轻预防
对策:预防为主,越早越好
脑血管病的形成是个慢过程,有许多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吸烟等。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发现和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可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能够将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恢复正常,将坏死的神经细胞复活。然而,早期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却是可以治疗的。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拥有强大的脑血管病治疗团队,由神经外科专家、脑血管病诊治专业医师张永力主任领衔,积累了千余例诊疗经验。他带领脑血管病相关多学科医生开展脑血管病个体化综合治疗,并开展神经介入放射工作,利用脑血管造影技术提高诊断和治疗效果。对各种复杂疑难颅内肿瘤、动脉瘤、缺血性脑血管病、复杂巨大动静脉畸形的栓塞、颈动脉内膜切除、颈动脉狭窄等疾病的手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